当前位置:龙尊网 >娱乐圈热议

学习《赵绍琴温病论》感悟

发布时间:2024-03-29 01:02:24

感谢南岛老师今年五力共读课《零基础学温病》带领我们学习温病知识。

以前从没系统学习这么专业的课,赵绍琴赵老我只在他人文章提及而知道有这位名医,但从未主动找过赵老的相关文章学习。

今年1月份跟上步伐跟读完了《临证脉学十六讲》发现好处就是可以沉下心来好好跟着学习一本书,短时间来反复读了三四遍,也做了笔记发公众号,有些重点能记得一些了,好书是需要反复学习。体会到跟读的好处后下决心要把以前落下的课补上,今年的课也不能错过跟读,三月份一下子从跟学一个课到两个课到本周的三个课,学习一下子变得有点匆忙了。因为一开始学的《赵绍琴温病论》,所以我每次学习都习惯第一个先学习这本书,今天趁着休息把剩余的学习内容也都学完了。学完后发现我光顾着写作业了,整本书的笔记也没好好整理,就乘着这个学习的劲头把第一讲给做了笔记,剩余的笔记也要慢慢的做一遍。

赵老出身于清皇室御医家庭,曾祖父以下三代均为清代御医,先生自幼承家学,熟读经典医著,17岁继承父业,悬壶京城,独立行医期间又先后从学其他医学名家,集家学与京师诸名医绝技于一身,学验俱丰,历经60余年临床实践不断验证与创新,在学说上自成体系,是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也是屈指可数的温病大家。

赵老根据大量临床体会和对中医温病经典理论的深刻理解,针对临床诊治温病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独特见解。

清代著名温病医家叶天士《温热论》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只需凉血散血”被视为指导临床辩治温病的基本大法,但是对于卫气营血不同阶段治法理解偏差,往往会导致临床治疗的错误。

而赵老认为,温病和伤寒在病机上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温病是温邪犯肺,只宜辛凉清解。温病初起误用发汗解表则斑黄狂衄,祸不旋踵,故温病不可发汗,温病不可言表。叶氏所说的“汗之”不是方法而是目的,可以通过清解肺卫,由皮毛汗出而解,这个观点是经过赵老反复论证的,被高等医药院校教材《温病学》采纳,纠正了长期以来把辛凉解表作为温病卫分证基本治法的传统观念。

赵老同时认为“到气才可清气”有三层含义:一是邪气未到气分时不可早用清气法;二是邪气尚未完全进入气分之时不可纯用寒凉清气之剂;三是只有邪气完全进入气分方可用清气法治疗,但也要避免过用寒凉,防止凝涩其邪而致邪无出路。

赵老治疗温病特别重视给邪气以出路,他认为营分治法“透热转气”不仅适用于温病营分证,也适用于温病各个阶段,关键在于“透热”给邪气以出路,扫除阻碍邪气外透障碍,自可邪透热退。

另外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高热,昏迷等危急重症往往是由于误治或者过用寒凉所致,并将常见误治归纳为四种表现:湿阻、凉遏、寒凝、冰伏。究其原因不外温热或湿热病误服或过服寒凉,或恣食冷饮,以致温热或湿热之邪被寒凉阻遏凝涩,所谓“寒则涩而不流”气机阻滞,热邪深伏于里,高热不退,清窍蒙蔽,闷乱昏蒙,呕恶腹痛,等诸证生焉。救治之法,视其寒凉凝涩之微甚,投以芳化、辛开、温通、透达之品,温通寒湿,解散寒凝,透邪外出,则病立愈矣。

赵老所示之法皆得于临床实践,用之而由有验,《温病治验提要》是赵老一生诊治温病的心得体会和独到的临床经验总结,以条文形式表述共23条,包括了温病治疗全过程,内容言简意赅,句句有深意。

本书通读简单,也可以轻松愉快的读完,但想学好就要反复读,理解内容。

我学下来的体会就是赵老在书里反复的提到这些重点内容,就是要大家记忆深刻,记住辩证的要点,注意卫气营血各阶段用药思路,要给邪气出路,避免误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