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龙尊网 >娱乐圈热议

【驻村感悟】坚定为民情怀,用心用情浇筑帮扶之路

发布时间:2024-04-01 23:02:01

2022年5月,李小鹏被选派到甘南州夏河县达麦乡达麦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重任当前,面对母亲刚刚查出身患癌症和脑梗需要他每两周送医治疗的现状,他思前想后,认为再苦再难也要上。带着局党组的重托、群众的期盼和有效衔接工作的重任,开启了他人生新的征程。

1

勤入户 察民情 解民困

初到达麦村,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拉着队员和村两委入户走访。在看到村委会马路对面的摩托车维修部,村支书加考便介绍:“这是白土坡自然村的杜学平开的,他家老母亲年迈,媳妇在家种地,就靠他维修摩托车支撑整个家,他又是个实在人,乡里乡亲的帮忙的多,收费的少,一年下来除了租金落不下几个钱,加上媳妇今年摔了,医药费还欠着8万多,生活挺困难的。”走进维修部,10平米的店里,各种零部件散落在地上,杜国平满脸满手油污,正在忙碌着。

“老乡忙着呢,生意怎么样”,杜学平回答:“哎,忙是忙,就是收入不怎么样,一年下来能落个两万多,不够给媳妇的医药费,难啊”。回答中透着一股子无奈,李小鹏看出了一个家庭顶梁柱的辛酸,他记在了心里,回到村上,经过讨论向上汇报,帮助申请解决了临时救助。
李小鹏又一次走访,到了长石头村才让吉的家中,院子不大但干净整洁,才让吉一眼看去就是一位能干的家庭主妇。多年前丈夫病逝,给她一个家庭主妇留下了年迈的公公、两个女儿及侄女,由她一人照顾,她又没有什么手艺,只能靠放牧养活着一家人,加之二女儿和侄女都在职业学校上学,对她来说,负担就显得特别的重了。在聊到家里的现状时,才让吉眼泪不由得在眼眶中打转,连忙转过身去擦拭。李小鹏被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将随车携带的两套尚未拆封的保暖衣留给了她,并向村两委联系帮助她申请临时救助、教育资助、公益性岗位,帮助她缓解因学支出大造成的经济压力。

2

抓党建 凝民心 聚合力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深知,要做好驻村帮扶工作,党建是关键抓手,更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面对软弱涣散的问题,李小鹏主动同村两委班子深入交流,直面问题,本着刀刃向内的原则,切实贯彻落实“严、快、实”的工作作风,着手培养骨干力量,落实党员冬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扎实开好三会一课,将村党支部、村委会工作职责、规章制度上墙公开,大小事务坚决执行集体决策,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党建引领下,达麦村利用周一和周五半天时间态化开展村内环境卫生整治,村民、党员、村干部都积极主动参与,无处不彰显着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领导核心作用,使村党支部成为民众的主心骨。

3

理思路 壮产业 拓收入

要想村民富,必须紧紧牵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李小鹏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坐落在高原藏区的达麦村,特色产业离不开种植和养殖和旅游,结合达麦村地域、气候、土壤因素,他与村“两委”商议,将合作社产业发展作为全村产业帮扶的“重头戏”来抓,鉴于本村两个旅游标杆村建设效果显著,又将白土坡特色农产品种植合作社定为重点突破口,充分利用白土坡自然村富含腐殖质土壤、无污染等优势,精心培育马铃薯、中药、羊肚菌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有机农产品,扎实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合作社已有26个羊肚菌种植大棚,种植马铃薯100余亩,当归等中药材60余亩。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为了提高特色农产品种植合作社种植产业发展,李小鹏还积极组织村两委、派出单位、农户开展三农知识讲座,邀请省农大等单位的农业专家讲解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相关知识,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提升农牧民种植养殖产业发展积极性;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多方协调联系进行土壤检测,技术指导,积极助推合作社羊肚菌种植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在了解到合作社资金短缺无法购置烘干机的困难后,积极向派出单位申请为合作社购置价值5万元的烘干机,用于日常羊肚菌烘干处理。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合作社技术能力,提高种植的信心,实现产量和质量的逐步提高。

两年的驻村生活,李小鹏已经把达麦村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在连接达麦村和市区的乡村路上,他已经记不清自己为了争取支持、入户走访、宣传政策、慰问困难户,开着私家车多少次来回奔波,但即使这样,他仍然不辞劳苦地忙碌着……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满意的答卷。(夏河县达麦乡达麦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  李小鹏)

主编:常士海     审核:白礼贤

责编李   鹏     编辑:吴   昊

供 稿:达麦乡党委

猜你喜欢